查看原文
其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环境保护 2021-04-15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生动的地方实践,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强调,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1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日益深入的实践中彰显出真理的伟大力量。


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应有之义。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思想指引。2020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特殊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第一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协调推进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赋能。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认识的升华。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生态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也必然在发展中解决,通过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补齐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科学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成为这一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注重需求侧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进入“十四五”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明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等重要倡议。2020年,习近平主席先后出席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和气候雄心峰会,作出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的重大宣示,进一步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最新举措,为全球气候治理提振雄心并提供新思路,展现了中国重信守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在全球大国治国理政实践中独树一帜,彰显了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不断提升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7.7%。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京津冀地区煤炭运输集疏港实现“公转铁”,截至2020年11月,京津冀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6.2%。全国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400多万辆。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约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7%;全国共229家企业6.2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能源、水、矿产资源等利用效率全面提升。


二是持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污染防治工作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1—11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7.9%(“十三五”目标为84.5%);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累计下降32.0%(“十三五”目标是累计下降18%);全国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2.0%(“十三五”目标为大于70%),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为0.7%(“十三五”目标为低于5%),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十三五”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推动评估和勘界定标。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稳步推进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先后组织命名四批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效带动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四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履行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相关公约,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积极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推动各缔约国共同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首次以联合国政府间组织视角向世界介绍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积极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应有的贡献。


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要求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至关重要。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高水平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强化系统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科学运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统筹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加强核安全监管,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控制,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进区域协同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整合优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服务功能。


三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模式。深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总结提炼典型做法,注重推广以实现保护者受益为根本的“生态补偿”型、以夯实绿水青山根基为重点的“绿色银行”型、以探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路径为主导的“山歌水经”型、以“生态+”多业态融合为主体的“复合业态”型、以打造生态品牌提质增效为主导的“品牌引领”型和以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为牵引的“市场驱动”型等六种转化路径模式,为全国“两山”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样本。


四是建立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导向的政策机制。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新型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建立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交易体系,推进“绿水青山”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产的转化。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五是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依法治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长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法典化研究,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衔接协调。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认真贯彻《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


转自:生态环境部

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1月15日第1版

环境保护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近期要闻

欢迎订阅2021年《环境保护》杂志


发布 | 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


权威发布 |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专家观点 | 王金南等 : 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